首页 > 历史军事 > 御膳厨娘有读心术(美食)

清蒸海鲜(1/2)

目录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清蒸海鲜

长春宫的早膳是赵溪音做的。

不知何时, 后妃对司膳司的态度反转了,以前是瞧不上司膳司的膳食,自己开设小厨房, 现在嫌小厨房做的菜不好吃时, 就会找司膳司来做。

三皇子朱遇去了趟山东,回来就不爱吃小厨房的膳食,赵溪音送来的食物倒是能入口,在宣妃一口一口耐心的喂养下, 吃了不少。

“来, 最后一口虾仁蒸蛋,瞧这虾仁粉里透红,多看好。”

小朱遇吃得很斯文, 腮帮子鼓鼓囊囊的,嘴角却一点饭渣都没粘, 他指着蛋羹说:“蛋也香, 很嫩滑。”

宣妃又笑了,她这两日是真的开心,儿子没被精怪缠身,吃饭也香了,说话都比先前利索许多。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怎能不叫人开心?

想想前几日,遇儿整日哭闹,这孩子又天资不足,她不敢叫皇上知道,只能偷偷做法事驱邪, 还丝毫不见起色,可把人为难坏了。

好在赵溪音瞧出来小家伙只是嘴馋海鲜, 并非是出了什么毛病,海鲜她也没吃过,只在书上见过,那一个个长相奇怪的小东西,可不就是遇儿口中的小精怪吗?

如今都好了,只要遇儿好好的,她这当母妃的就开心。

刚吃完早膳,宫女来报,说皇上下了朝,正往长春宫来,说是来看望三皇子。

旁人听说皇上来,第一反应是开心,当然文、丽、鲁三人除外,现在还要再加个玉嫔,这四位是不希望皇上来分食自己的美食。

宣妃却不一样,她不希望皇上来长春宫。

倒不是不喜欢皇上,没有生子之前,她和皇上是郎才女貌的一对璧人,她温柔、娴静,皇上最喜欢来长春宫,整个长春宫都给宣妃一个人住,不许其他嫔妃住进来,就为了守护这一方宫宇的祥和。

宣妃也算当时盛极一时的宠妃。

然后她就有了孩子,生了朱遇。

刚开始一切都好好的,帝妃照样蜜里调油,随着朱遇逐渐长大,宣妃发现,亲生儿子并不像另外两位皇子小时候一样聪明、活泼、精力旺盛。

他不爱说话,不爱玩,时常走神、发呆,再长大些,读书认字也慢,超过五个字连在一起的话都说不出来。

宣妃这才认识到,这个孩子,天资愚笨。

她认识到,却接受不了,皇家的皇子有多珍贵,谁都知道,她怕皇上知道后,就会厌弃这个孩子,以后所有人看向这个孩子,都会带着异样的眼光,光是想想她都受不了。

尤其,这还是宠妃的孩子,会迎来更猛烈的嘲笑。

朱明哲时常来看朱遇,也逐渐察觉到这孩子的异样,宣妃给出的解释是,她在孕期误食了孕妇忌口的食物,导致孩子天生孱弱,所以不如其他男孩子活泼。

朱明哲虽然遗憾,却也信了,只交代宣妃好好照顾三皇子,并许三皇子延迟上学。

他并未因此冷落宣妃,照旧宠爱异常,但宣妃却冷了下来,时常推脱身子不适,减少伴驾时间……

恩爱的帝妃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宣妃的盛宠也逐渐不复存在,朱明哲连长春宫都少去。

长春宫关起门来,低调过自己的小日子,她把所有的爱和心思都倾注在小朱遇身上,哪怕不当宠妃。

一晃朱遇都七岁了,这么多年,宣妃就这么过来了,日子倒也平静,只寄希望于朱遇能好起来。

听到皇上要来,宣妃忍不住担忧,担忧朱遇的境况万一被皇上看出来可怎么好。

她吩咐道:“把膳桌上这些都撤了,再把三皇子昨晚画的画儿摆出来。”

朱明哲进来时,就看到宣妃正带着朱遇在桌前赏画,一派母慈子孝的景象,嘴角不由弯了弯。

宣妃起身,拉着朱遇行礼问安:“皇上刚下朝,怎么就过来了?”

朱明哲在桌前坐下:“听说遇儿不好,过来看看,可给太医瞧过了?”

宣妃温和一笑:“太医给瞧了,没什么大碍。”

朱明哲不太相信,又问:“听说还做了几场法事?”

宣妃对答如流:“臣妾情急起来就爱小题大做,遇儿已经没事了。”

朱明哲看朱遇脸色红润,宣妃神情淡然,殿内还有残余的饭香,想来应是无事了。

他转头看到桌上搁着的画儿,是用水墨画的几只活灵活现的大螃蟹:“这是遇儿新画的?”

宣妃笑着说:“是啊,昨晚就着灯,刚画的。”

朱遇这个孩子不爱玩,唯爱画画儿,小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也要有出口,画画儿就是他内心和这个世界联系的出口。

宣妃一早知道朱遇有画画儿天赋时很高兴,也正是有这个技能在,朱遇在皇上和宫中所有人眼里,不是个愚笨的孩子。

朱明哲看那幅画儿,螃蟹画得生动逼真,小眼神灵动,夸赞道:“很是不错,比你二皇兄有天分多了。”

朱遇被夸,在宣妃的眼神示意下,乖巧道:“谢父皇。”

朱明哲又问:“画儿画得不错,书读得如何?父皇来考考你。”

宣妃的心又提到嗓子眼。

“背三字经听听。”

朱遇抿了下嘴唇,开始背:“人之初,性本善……”

朱明哲却道:“从‘玉不琢,不成器’开始背,都是要开蒙的年纪了,不能只会背开头。”

这回朱遇默不作声了,他倒不是不会背,而是说不出来,说不出来他也不急着硬说,干脆不说话了。

朱明哲的脸阴沉下来。

宫中的皇子公主五岁开蒙,七岁上学堂,朱遇今年都七岁了,正是开蒙的年纪,看起来还是笨笨的。

他让翰林学士带着三皇子一起去孔庙,为的就是能让这孩子感受教化,好好开蒙。

一想到太子三岁就会背全篇三字经,他这心里更生气,忍不住骂道:“蠢笨!”

朱遇的小脸一脸淡定,他知道自己不笨,别人了解他,说了不算。

宣妃却尖叫一声:“皇上,您怎么能当着孩子的面这么说?快把遇儿带下去!”

宫女看了眼皇上的脸色,连忙上前,哄着朱遇下去了。

朱明哲刚才也是气急了,脱口而出,此刻也有些后悔,但他心里不舒服也是真的,当即站起身,也不再理睬宣妃,擡脚离开了。

宣妃长长叹了口气,脱力般瘫坐在椅子上。

时至正午,赵溪音来了,手里捧着托盘,身后还跟着两名杂役,手里提着一口大铜盘,一人拎着铜盘一边的拉环。

见到宣妃,她颇为自豪地笑道:“娘娘,今日午膳可是顿大餐,三皇子呢?保证他眼前一亮!”

这活力满满的模样,让宣妃恢复不少,她勉强笑道:“你来啦?三皇子在里面呢,这么大的食盘,是什么好东西呀?”

赵溪音瞧出宣妃眼角微红,兴致不高,让杂役把大铜盘搁在桌上、退下,而后才问:“怎么了?可是三皇子不好?”

宣妃摇摇头,犹豫一下,还是把上午发生的事告诉赵溪音。

赵溪音沉默片刻:“先用膳吧,天大的事不能耽误吃饭呐。”

宣妃许是被她这幅松弛的模样影响,笑道:“好。”

朱遇听到赵溪音的声音,小跑着出来,有些激动地问:“赵司膳,是小精怪来了吗?”

赵溪音指指铜盘:“是呀,快洗手准备用膳啦。”

朱遇立刻去洗,动作迅速得一点都不像朱明哲口中蠢笨的孩子,而后又哒哒哒跑回膳桌前,乖乖坐上圆凳。

赵溪音把铜盘的盖子揭开,露出里面琳琅满目的海鲜,红的、绿的、白的,圆的、扁的、月牙形的、五角的……各种颜色和形状都有。

朱遇轻呼一声:“好多!”

连宣妃都惊呆了:“怎么有这么多种?好些连我都没见过。”

宣妃没见过,朱遇却在蓬莱时见过,岛上的老渔夫爷爷还给他一一说过,他嘴唇动了动,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赵溪音昨日听了三皇子的描述,月牙形状,壳上有波浪一样的花纹,这样的海鲜有太多种类了,贝类、蛤类、蚌类……干脆来个海鲜全宴算了。

她鼓励说:“三皇子,你若是知道小精怪的名字,就给宣妃娘娘讲讲好不好?”

朱遇点点头,指着铜盘中一只壳子形状不规则的生物说:“母妃你看,这个叫生蚝。”

宣妃认真地点点头。

赵溪音问:“味道是什么样的?”

朱遇回想一番:“它的肉吃起来软软的,很鲜甜,很细腻,但是有些腥味,渔民爷爷说要蘸料汁吃。”

宣妃猛地看向朱遇,神情震惊。

这孩子,什么时候一口气说过这么多话?!

赵溪音微微笑着,指着一只螺线形状、白色壳上带褐色斑点的问:“那这个呢?”

朱遇说的头头是道:“这是花螺,它的肉质很紧致,很难咬断,所以我只能一口吞掉。”

他看向宣妃和赵溪音,有些俏皮地笑了笑。

这一笑竟是把宣妃差点笑哭,她激动啊,真的很难不激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