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御膳厨娘有读心术(美食)

寿司(1/2)

目录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寿司

赵溪音待的朝代全然架空, 没有历史可考,只知道国力强盛,版图辽阔, 东南临大海, 西北壤高山。

越过大海、高山,外面仍有一些独立的小国,每隔几年就会派遣使团出使本朝,或是学习交流, 或是友好往来, 一律被成为洋使团。

这回来的不知道又是哪个国家的人,和我朝关系如何。

其实接待洋使团的筵席是最不好做的,得有非常高的政/治敏感性, 知道什么地位的使团配置什么档次的膳食,否则, 区区小国配备我朝最高等筵席待遇, 或是强国受到小筵席冷待,都会有损我朝天威。

尚膳监以往负责过几次接待洋使团的任务,结果只能说差强人意,所以王监令才会如此好心,把这桩活让给司膳司。

赵溪音见到元司膳时, 她正在大院中对厨娘们的活计指手画脚,安排厨娘们准备明日接待的相关事宜。

赵溪音走上前问:“司膳,食单已经拟写好了?”

元司膳端出司膳司一把手的架势,从鼻孔里挤出一声“嗯”:“本官是六品司膳,拟写食单多年, 难道还需要给你过目不成?”

赵溪音本来不想过问元司膳的事,但这几位女官时常不在司膳司, 司膳司又常年不负责筵席事宜,这次乍然接手难免生疏,她担心会出差错。

元司膳代表的是整个司膳司,出现任何差错,都将是整个司膳司一起埋单。

所以她才多嘴问了一句,没想到元司膳对她那么大意见。

赵溪音不置可否,正要去忙别的,听到元司膳又道:“食单虽然拟写好了,还没给皇上过目,你跟本官一起走趟乾清宫。”

赵溪音心想,洋使团不日到来,皇上最重礼仪,这会儿肯定在见礼部大臣和尚仪局的女官,司膳司拟写食单这种小事,皇上怕是没空管。

但她还是跟着元司膳来到乾清宫,果不其然,乾清宫大殿外立着好几个人,礼部官员、尚仪局官员,甚至还有驿丞官员,都在等着向皇上汇报事宜。

汤岱忙得一脑门汗,见赵溪音来,挤出一点空隙问:“赵御厨,元司膳,你们来有何事?”

元司膳连忙换上谦和的态度:“汤总管,司膳司负责接待洋使团的筵席,这是我拟写的食单,想呈递给皇上过目,看哪里还有不妥。”

汤岱抹了一把汗:“哎呦,皇上哪有空看食单啊,向来接待使团的筵席食单,皇上就没看过。”

以前尚膳监负责接待筵席时,也都是王监令自己拟写的食单,落笔时战战兢兢,生怕出错。

拿一份月钱担一份责任,身处监司一把手的位置,就要扛起这个位置的职责,而不是什么事情都要交给皇上裁断,否则皇上得忙成什么样?

也就是礼部等部是重中之重,才得皇上亲自交代。

赵溪音现在知道,为何王监令会把这次的筵席让给司膳司了,合着这是个极其考验为官者能力,和极其劳心劳力的活计。

元司膳这是头一回负责接待宴,心里头也发虚,为难道:“汤总管,若是皇上没空,好歹、好歹您给瞧一眼。”

汤岱“啧”了声:“我就是个伺候皇上的太监,会看什么食单啊?你们司膳司有赵御厨在,出不了差错。”

这话元司膳就不爱听了,什么叫有赵御厨在,赵御厨比她这五品女官还厉害吗?

但她又不能得罪汤岱,只得继续哀求:“赵御厨还是个生瓜蛋子,她能懂什么?总管,您就给看一眼吧。”

汤岱才不看呢,看一眼,将来真出了事,他就得但责任,这元司膳就会说,筵席食单是给汤总管过了目的,他又不傻,干嘛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

“你该去找光禄寺啊。”他说,“光禄寺怎么也算是尚膳监和司膳司的顶头上司,有责任审看司膳司拟写的食单。”

反正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他不看,皇上也是真没空。

元司膳默默叹了口气:“好吧,多谢汤总管。”

她吃了个闭门羹,回司膳司的一路上脸色都不好,快到地方时又突然说:“我得出宫去趟光禄寺,你先回去忙别的。”

这是打算听汤岱的建议,去找光禄寺卿看食单了。

赵溪音点点头,没有异议。

回到司膳司,厨娘们见元司膳没回来,紧绷感一下子消失了,七嘴八舌围上来:“元司膳呢?”

相比于先前的郭掌膳,元司膳和潘典膳这俩人没那么赤/裸裸的惹人厌,但骨子里那股势力讨好的模样,实在让人看不上,对上极尽谄媚,对下严肃苛刻,对己却宽松纵容,这样的官员,厨娘们也很讨厌。

赵溪音说:“没见到皇上,吃了个闭门羹,又去光禄寺了。”

“去光禄寺,怕是也要吃闭门羹了。”

正如汤岱所说,司膳司和尚膳监都是光禄寺的下属,但光禄寺对这两个下属机构的态度可谓是天上地下。

尚膳监给皇上和两宫太后侍膳,那可是皇宫里正儿八经的三位主子,司膳司只给嫔妃侍膳,地位立见高下,尚膳监还负责协助光禄寺筹办大筵席,司膳司也没这资格。

尚膳监就像一个极有出息的儿子,司膳司宛若一个不上台面的女儿,重男轻女的光禄寺自然更喜欢风光的儿子,女儿仍在外面放养,问都不过问一下。

那光禄寺卿八成会像汤岱一样,不想沾染责任,元司膳这回去找光禄寺卿,吃闭门羹也属正常,

赵溪音又问:“她那食单上究竟都写了什么?”

这个徐棠知道:“海肠捞饭、椰子鸡、麻辣香锅、酸菜鱼、哦,还有麻辣烫和汽水。”

赵溪音诧异:“这不都是咱们先前做过的吗?”

“谁说不是呢。”徐棠说,“元司膳生怕筵席不好吃,拟写的食单都是先前广受好评的菜式,但这有盗取他人劳动成果的嫌疑。”

说盗取有些严重,毕竟都是司膳司的人,但说是又当又立,却是一点都不冤枉元司膳。

她一边不给赵溪音看食单,一边又把赵溪音做过的菜全写进食单,典型得了便宜还撒泼。

徐棠愤愤:“她就是眼馋端午宴上溪音带着咱们拿了赏赐,没她的份儿,这回她才上赶着来,不然什么时候见她在司膳司这么殷勤过?”

赵溪音则说:“那咱们这次就瞧一瞧元司膳的能力,她若能顺利办好,倒也无事,若揽了这活计却办不好事,可是要栽跟头了。”

等众厨娘散去,凉依跟上来,照常在赵溪音身边学习:“师父,晨起外祖父听说了薛家姑爷到铺子里闹事的消息了。”

赵溪音也很无奈:“让国相见笑了。”

凉依紧紧跟着:“外祖父亲手题了‘麻辣烫’的匾额,还落了款,差人送到铺子里了。”

赵溪音脚步一顿,心中微暖,李国相这般做法,是为了警告薛家啊,有他的匾额大剌剌往那一悬,谁还敢上门寻麻烦,真真比护身符还好使。

“李国相,还真是细心啊。”她感慨道。

凉依却说:“不是细心,外祖父是真喜欢师父……这个小丫头。”

赵溪音擡起头,嗔视着对方。

凉依笑了下:“是外祖父的原话,不是我说的。”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元司膳回来了,垂头丧气,一看就是在光禄寺碰了一鼻子灰。

饶是这样,她也没打算问一下赵溪音,生怕赵溪音抢了她这次的头功。

赵溪音再不主动去触霉头,侍完午膳,就在号舍里写东西。

徐棠都一觉睡醒了,见赵溪音还在写,凑上去问:“溪音,在写什么?”

“食谱。”赵溪音说,“小棠,这几张食谱是交给你的,明日的接待宴可能会用得着。”

徐棠好奇地拿起来看,上面写着寿司、章鱼烧、寿喜锅等菜名,都是她听都没听过的新菜:“这是什么菜式?我竟从未见过。”

赵溪音解释说:“午膳我去永和宫,听鲁婕妤说,这回来朝的使团是东瀛国人,这几道菜都是东瀛那边的菜式,我不知道东瀛和我朝关系如何,但这几张食谱你先收着,有备无患。”

徐棠听完更诧异了:“溪音,你还会做东瀛菜?”

赵溪音笑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来,我先跟你说说做法……”

-

这日天响晴,东瀛使团来朝,我朝在乾清宫设宴款待。

一大早,元司膳就在司膳司大院里忙活开了,不是她忙活,是指使厨娘们忙活,她忙得只有嘴。

按照她写的食单,厨娘们一直准备到快午时,随着传膳太监的一声令下,这才开始动身前去乾清宫侍膳。

前三道菜上的分别是椰子鸡、酸菜鱼和红油米皮,乾清宫一切如常,并没有不善的言论穿出。

元司膳长长松了口气,心中暗自窃喜。

虽说这些菜都是赵溪音做过的,可又没有贴赵溪音的名字,此刻她拿来用得得心应手,头功必定是自己的了。

她脸上浮现出得意的神色,越发觉得自己实力不俗,以前也就是她不常在司膳司,才让赵溪音经常捡漏,以后且等着吧,让厨娘们信服的唯有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