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夫郎家的小娇夫

下一章就要完结啦。(1/2)

目录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下一章就要完结啦。

皇子们领了政务以来, 朝堂上站了队的大臣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帮自己拥护的皇子办事,争取在皇帝面前为自家主上博一份脸面。

昭王爷在京中几乎没什么势力,众臣子也从未将他当做人物来看, 唯独五皇子因为上次宫宴的事被昭王落了面子, 心里记恨着他, 在昭王办事时时时要来掺上一脚,搅的他不安宁。

但不知怎的, 他这样搅和四皇子非但不生气,反倒把那几件事情办的漂漂亮亮很是周全,连皇帝看了也夸赞, 只是这样一来倒显得五皇子没肚量更有几分蠢笨了。

皇后一病就是几个月, 皇帝的身子也虚弱, 后宫协理六宫的贵妃屡屡出错, 前朝除了昭王手里头几件事办得漂漂亮亮之外, 几个皇子大大小小出了不少纰漏。

尤其是五皇子迎接外朝纳岁贡的事儿, 因着酒醉胡言很是丢了鄞朝的面子, 皇帝震怒,罚了一众办事的老官员老滑头们, 提了一批年轻的臣子上去。

仲长青赫然在其列。

他为人臣刚正又谨慎, 在内阁起草文书时就很得皇帝看重,如今真正意义算得上是皇帝面前的红人, 虽然只是官居四品,却连三品大臣都不敢小瞧他。

消息传到肃威州的时候外朝岁贡的事情已经被解决,出头的是昭王, 不知他用了什么计策, 让外朝的使臣狠狠栽了一个跟头,不但赢回了鄞朝的脸面, 就连岁贡也加了一重。

又是一个新年,茁茁已经三岁零一个月了,他也有了自己的大名,叫苏意舒。按理说哥儿不该取字,可顾渊偏偏取了,苏家长子苏意舒,字无拘,小名茁茁。

满三岁的茁茁没有拜别的师傅,他和酣儿每日早晨一起跟随自家阿父阿爹练拳蹲马步,学最基础的剑术,偶尔顾渊心血来潮也会口头传授几句应急的医术。

用过早饭快到辰时,顾渊和苏谷去上值,两个小豆丁在管家叔叔的监督下自己在家中温习功课,读书识字,已经六岁酣儿在书桌上练大字,茁茁就在不远处咿呀念诗经。

这时候奶奶就会拿着针线在不远处坐着绣花,偶尔也会去厨房里亲自下厨做一些糕点,奶奶做的糕点又甜又软,酣儿和茁茁能吃完一大盘。

十二书局里如今不缺人才,苏谷也有意将肃威州的书局交给别人管理,于是每日他下值的时间要比顾渊早一些,多出来的这段时间就是两个孩子们最喜欢的听故事的时候。

苏谷给孩子们讲‘三个大王抢地盘’的故事,讲‘兔子死了狗狗没了’和‘三十六个小计谋’的故事,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奇妙史事,两个孩子听完便迫不及待的发表自己对故事的见解。

不论他们的想法如何天真或没道理,苏谷总能理解他们要表达的意思,并且及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评价,很多时候对于见解独到的地方还会给予表扬。

下值后的顾渊化身为夫子,端坐蒲团之上,对着一块黑呼呼的板子用白灰做的笔给他们讲课,一讲就是一个时辰。

酣儿和茁茁都不敢乱动,也不敢跑神,不然那根三尺长的竹板子打在手心上可不是好受的,挨板子手掌心能疼一个晚上。

只有在中间休息一刻钟的时候两人会站起身活动活动手脚,再偷偷交头接耳一番,互相提醒对方下节课夫子可能要提问的问题。

苏谷和顾渊商量过了,等茁茁满五岁,酣儿也过了七岁后就送两个人去明文学府里上学,跟寻常百姓家的孩子一样同出同进,体会不一样的人生。

一晃又是一年,肃威州各县绿意盎然,这几年沙子非但没有继续侵吞良田,那曾经的沙漠线也后退了数百米,瓜果的甜香在空气中飘荡,巴掌大的棉叶儿迎风招展。

县里县外的寺庙里,多了两尊泥塑的神像,一位叫渊大人,一位叫谷大人,听戏文里说两位大人掌管着天上的五谷和水源,来肃威州的这几年谷大人给肃威带来了红薯瓜果良种等许多好东西,让大家伙儿能吃饱肚子不挨饿。

渊大人带来的水源,让荒漠上长出了鲜嫩多汁的牧草和耐寒的树木,把荒漠变成了万顷良田,让老百姓能丰收安种,过上衣食不缺的好日子。

百姓们自发给两位大人塑的身,官府们也不知道。

等顾渊这个知州大人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泥塑也变成了金塑。

很快知州府就下了令,命肃威州各地彻查塑金身的事情,把借着塑金身的由头问老百姓收取银钱的人都揪了出来。

官府衙役们抓贼人们的时候当地人围了一圈,不解的问:“大人,给两位大人塑金身是好事,咋还抓上人了?”

衙役们态度还算和善,解释道:“顾大人说了,咱们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这样红火是自己勤快,他只提供了良种和方法,剩下的都是老百姓们通过自己的力气劳动得来的,是老百姓们自己的功德。”

“若百姓们真要谢,就找个空闲时间去给救济所、婴孩所,善济堂等地方帮帮忙,这样又能攒功德又真正做了好事,是善举。塑金身这样的事就不做了,免得被有心人利用,平白坑了钱去。”

这话每个地方的衙役们都会说,晚报上也刊登了类似的文章。

近年来随着明文学府里入学的贫困学生越来越多,简单认字的人数大幅度上升,报纸的销售量也愈发的多了。

……

昭王再一次回肃威的时候酣儿已经快九岁,父子两人虽几年没见面,但每隔三日都会通书信,故而虽然思念但却也能控制自己不在人前落泪。

六岁过半的苏意舒小朋友看见和自家爹爹一样好看的叔叔时,忍不住摇了摇酣儿的衣袖:“哥哥,这位叔叔便是你的阿爹吗?真好看!”

酣儿本噙着两泡眼泪,一听茁茁这童言童语立刻洗了自己身为哥哥的身份,于是硬把眼泪憋了回去,神色掩饰不住自豪:“这是我阿父,茁茁,按规矩你得喊‘叔父’。”

“叔父好!”茁茁乖乖行礼,又道:“叔父真好看,和我阿爹一样好看。”

什么‘叔父’,不该是‘王爷’吗?

明昭失笑,一眼就看出了自家崽子的小心思,他没有拿顾渊一家当外人,茁茁这小胖崽子是他眼看着长大的,如今两个家伙情谊深厚,他也乐见其成。

亲人归来家中总要热闹一阵,两个小朋友玩闹了许久,终于因为明日还要去学府上课不得已才睡下。

孩子们走了明昭脸上的笑容才淡了下来,也终于和顾渊苏谷两个人说起了朝堂之事。

“父皇近来身子愈发不好,瞧着像是撑不了多长时间了。”明昭面带讥讽:“明珞不惜动用手中全部的势力逼迫我回封地,就是怕万一父皇出事,我会抢他位置罢了。”

毕竟这几年天下谁人不知皇四子明昭仁德谦和,济怀天下,虽为哥儿身,但其在朝堂上的洞察力、魄力手段不输男子分毫。皇帝交给他的桩桩件件,他皆能处理得当。

更别论身份,他是当今皇后所诞,是唯一的嫡子。

若不是哥儿这层身份……

“若不是哥儿这层身份,他早就骑到我头上去了。”五皇子明珞气急败坏的摔了桌上一套茶盏:“为了逼他回封地我不惜和父皇翻脸,如今他人走了,父皇却对我始终冷淡,岳父,我该怎么办?”

正二品大学士钱老看着他蠢笨躁郁的模样轻轻叹口气,早知如此他说什么也不会将孙女嫁到五皇子府上。

只是如今,迟了!

不成功便成仁,他们钱家如今只能拼死一搏。

……

这几年明昭周身多了几分上位者的威势,那双眼睛也愈发清明:“后宫里两位贵妃互别苗头,彼此看不过眼,争来斗去的将宫里弄得一团乌烟瘴气。”

“不少位份低的妃嫔受她们牵连遭了殃,日子过得叫苦连天。母后整日称病关了宫门,谁的话也不听谁的信也不看,倒是落了个清闲。这几年神色愈发好了。”

他看向顾渊和苏谷,神色坚决:“明珞容不下我,后宫也容不下母后。只有将他们都打压到泥里才能保全自我。顾大人,我先谢您这些年费心了。”

顾渊摇头:“王爷不必如此,你我本是同根。”

顾老一生收的徒弟不多,皇三子明照和四子明昭都是他位极人臣之时收的徒儿,后皇三子明照死于后宫妇人阴狠手段之下,皇帝迫于种种压力不得公开为其讨回公道处死凶手,反倒任由凶手居于高位,逍遥快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