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1/2)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除夕夜
腊月二十八九, 除夕夜的前一天,家家户户已经把自己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午后雪停, 村里人不约而同地拿着扫把笤帚和铁楸木铲往院子外面走。
鲤桥村有过年前扫村的习惯, 村里人一起先把自家道上的雪扫起来堆在在路的两边, 然后慢慢往村里的主干道上汇集,直到把属于鲤桥村所有的路都打扫一遍, 这才算清理干净。
扫路不是是指派给谁的任务,是村里人的自发行为,人丁兴旺的家里去的人会多些, 家里人口少的也可以只去一两个, 只要不太过分故意偷懒, 村里并没有人会说什么闲话。
苏家离村子远, 苏谷和顾渊一大早起来就拿着扫帚从自己家门前开始扫, 很快就和周婶李叔婶她们几个遇到一起, 周婶见了两人就笑问:“这么冷的天, 怎么没让你家那几个小子来扫?”
顾渊笑眯眯的回话:“这是扫霉运积攒福气的好事,亲自动手显得有诚意, 老天爷才愿意给咱们降下福德来呢。”
李叔婶闻言也乐不可支:“怕不是你想玩雪了, 所以才自己动手了。”
顾渊便一本正经的点头:“咱们村里的路平日里就收拾得干净,这下了雪也没显得多脏, 玩一玩也挺好。”
到了下午村里扫出一条干干净净的雪道来,回家的路上李叔婶这才说起村里扫雪的缘由来:“那已经是二十多年前了,村里六七个嫁出去的姑娘和哥儿结伴回娘家走亲戚, 结果走到半路的时候遇到了大雪。”
“她们有的带着孩子有的怀着身子, 雪天路滑,她们好不容易走到村里, 结果在家门口摔了一跤,孩子差点就没了。从那以后每年过年前后村里人都自发扫起雪来,后来就慢慢变成了咱们村的习俗。”
苏谷和顾渊安安静静的听着李叔婶讲过去的事情,在李叔婶的讲述里,他们明显感觉到了鲤桥村和元潭村的不同,而这也让苏谷更加庆幸他们的选择没有错。
扫完雪,回家的时候李叔婶喊住他们,把家里蒸的血肠和猪脚取了两截出来用菜叶和麻绳包着,递给苏谷:“你们是新邻居,今年第一次在村里过年,按照规矩该有长辈亲邻请吃饭才对,我家人多又添了孩子,不方便请你们,这点东西带回去,就当添添喜气。”
苏谷和顾渊本不打算收,但李叔婶犟的很,见两人推辞还冷下了脸道:“赶紧收着,这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你不拿就是看不起我们家了。”
两人这才收下。
然而不多时就见周婶和其他几家邻居也陆续送了肉菜过来,大多都是鸡蛋肉肠之类的,就连最贫苦的王家也送来了自家腌的酱菜萝卜。
顾渊蹲在地上瞅着那一筐子零零碎碎的好意犯了愁:“大家都是真心实意,咱们不回礼实在不好意思,回了礼又显得咱们小气,这可怎么办?”
苏谷想了想说:“家里不是买了大公鸡吗,先杀上三只和土豆一起炖上一大锅,再切上几斤五花肉和豆干木耳猪下水什么的做一大锅卤菜,每家送上一大碗,就说是咱们老家的习俗。”
顾渊一个起身,将苏谷抱了个满怀,哼哼唧唧的撒娇:“你说的对,还是夫郎有办法,那我还要再卤一点鸡爪鸡翅,给咱们留着当零嘴吃。”
晚上处理这些显然已经来不及了,反正明天是二十九,后天大年三十,按照黔泱县大多数人的规矩,年前就要把年后吃的大菜准备齐全,所以明后两天的主要任务就是蒸煮备菜。
苏谷索性把卤煮的菜品也多列了几份,到时候一次性卤出来分成小份放在冰窝窝里,保存六七天没问题,万一家里来了客人热一热还能当下酒菜,简单又方便。
于是卤煮菜单上又多了菌菇竹笋土豆片猪尾鸭肠等寻常人家吃起来嫌麻烦的菜品,零零散散记满了小半张纸。
第二天一大早,苏苹青绿两个就在厨房里忙活,木头跑前跑后帮着添柴烧水打杂,和年则带着几个小的继续去平整山脚下的另一个石洞。
他们买的这片山头陡峭,且整个山头都是由大石头组成,平缓肥沃的地方不多,石头之间极易形成山洞。半山腰上的那个山洞平整圆润,就算在里头生活也能行。
而需要和年他们去平整的这个山洞在夹缝之间,山洞很深,里头阴暗寒冷,洞口勉强只能容得下一人进出。
发现这个山洞的时候顾渊原想着把这里凿开做成一个储物山洞,用处和半山上的那个差不多。
但苏谷之前用冰窝保存食物的举动给了他启发,这个山洞里头很深,最深处常年结冰,这可不是最好的天然储冰仓库么,他们经历过夏天的炎热,知道在那个时候吃一杯冰饮有多不容易。
那为什么不利用这个山洞在冬天储存一些冰块,然后留着在天气炎热的时候使用呢?
顾渊是个行动派,探查过山洞的地形后很快就画出了大致的图纸,交给和年他们去清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