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夫郎家的小娇夫

落户鲤桥倒v开始(1/2)

目录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落户鲤桥倒v开始

接下来的忙碌让苏谷暂时忘了自己已经是地主老爷的事实, 眼看着已经八月下旬,再有一个月就到了鲤桥村的秋雨时节,他们要趁着这段时间把房子盖起来。

房子的图纸是顾渊请了县城里有名的匠人画的, 听说鲤桥村的冬天湿冷, 他特意在卧室和洗漱间连接的墙壁中间留了烟道, 这样厨房烧热水的时候热气就会温暖两间房子。

泥瓦匠紧锣密鼓的忙活着,地基是顾渊特意要求挖了一米半的深度, 用的大块的石头砌得结结实实,就连青砖墙壁都比别人家的厚半尺。

离得近的几户人家见有新人落户纷纷跑来看热闹,一看这架势面上没说什么, 回去就嚷嚷开了:“你们看到没?那苏家地基足有一米半深, 县城里建两层的瓦楼地基都没这深。”

“那砖墙也比别人家的厚, 这架势不像是在建房子, 倒像是在修城墙。”

“这苏家是哪里来的人物, 咋这么愣怵怵的, 听说家里一共才三个人, 可你看那地基,怕是得有十五六间吧?”

“咦, 说不得人家有别的打算, 你们这么多话做什么,左右不过是邻居, 脾气相投了就交好,脾气不相投大不了不来往就是。”

几户人家彼此之间已经相熟,对于新搬来的小年轻虽然好奇却也没多大恶意, 只是村里除了农忙就没什么别的乐趣, 他们闲暇时也只有闲聊来打发时间。

砖是顾渊和苏谷专门去砖窑挑的最好的大青砖,重量轻还结实不易碎, 光十几间屋子的青砖就花了八两银子,再加上瓦片和地上铺的大方砖,算下来花了足足二十五两银子。

苏谷现在虽然还有些心疼花出去的银子,但和即将播种的喜悦相比,这点银子也不算什么了。

从元潭村背来的那一袋土豆一直好好珍藏着,因为收的匆忙就连顾渊和苏谷都只在培育的时候吃过一次尝尝味道。后来忙着赶路就把这件事抛在了脑后。

如今建房子的事情全部外包给了泥瓦匠队,顾渊和苏谷木头三个人闲下来就开始清理荒地。

顾渊掌心缠着布条,用力拔一丛野蒿,野蒿是出了名的根系深不好拔,他没防备从根部拔断摔了个屁股墩。苏谷见了连忙跑过去把人扶起来:“相公,你没摔疼吧?”

“没事。”顾渊咬着牙揉了揉被摔疼的后臀肉,他也算从小吃苦长大的,打小遇到那么多的困难都没把他打倒,没想到现在栽在了种地上面,当真是丢人。

苏谷见他没什么大问题后就偷偷笑,他也想不明白自家相公明明很厉害,怎么偏偏到了做农活的时候总能出问题,不是摔了就是磕了,人高马大的汉子偏偏笨手笨脚的令人心疼。

“相公歇一歇,咱们整出来的这些地够用了。”苏谷说着,把带来的水递给顾渊。

他们三个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三天的时间才整出来了一亩平地,用来种那一袋土豆肯定是够了的。

“好,过会儿咱们就开始种。”顾渊也觉得差不多了,地里的庄稼村里人都看着,再等几天怕种下去以后不好圆场,毕竟天冷了没有他的异能辅助即便是抗寒土豆的产量也不会太高。

每个土豆都有几个芽眼,用刀把芽眼的地方切出来在草木灰里滚一滚就能直接种,平好的地耕过一遍后在松软的土里刨出一个个小坑,把土豆块芽眼朝上放好再埋上土,最后整成一条条垄,土豆就种好了。

“可惜咱们没有肥料,也没有地膜。”顾渊看着整齐排列的垄叹息。

苏谷能听懂肥料的意思,可:“相公,地膜是什么?”

顾渊嘿嘿一笑:“就是垄上面盖的一层油纸,能保湿保温加快土豆生长速度,还能压着野草的长势,是好东西。”

苏谷一听就咋舌:“油纸价钱不便宜,花这么大的价钱来种土豆,可真是稀罕物。”

顾渊一听就知道自家小夫郎误解了,不过这里头牵扯的东西多,他也没再解释。

因为是全部外包,匠人们的吃食住处都不用他们管,晚饭就只做他们三个的就好。

忙碌的时候饭食都是木头做的,他虽然干活麻利但做饭的手艺实在不敢恭维,仅限于把饭煮熟就已经很好了,顾渊虽然不挑食但这两天吃的明显不多,苏谷也看出来了。

如今土豆已经种好,他没什么事做便将做饭的任务接了过来。

顾渊一听是苏谷要做饭,连忙赶着骡车去县城里采买了一番,不仅带回来了猪肉和大骨头,还带回来了一条三四斤重的??鱼,??鱼在他生活的现代称为‘江团’,是川渝地区比较常吃的一种少骨鱼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