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1/2)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 92 章
京城东郊的树林,往里头一直走,有间不大的竹屋藏在里头,平日里人迹罕至的地方,夜里难得来了些人。
月光虽然皎洁,但是屋子里头却没一丝灯火亮光,悄悄靠近的人心中略过一丝犹疑却仍旧贴近了有些破败的大门。
林中偶尔蹿过一阵风,树叶沙沙作响,却让领头人的直觉嗅到一丝不安。
推开门的一瞬间,不知何处有冷箭放出,待到那些人反应过来时,只看见许多箭支划过夜空,携月光而来。
意识到今晚是个圈套,打头的人大声对着接一连二倒下去的弟兄们喊道,“撤退,快!撤!”
不过为时已晚,在他试图逃走的时候,林中不知何处射来的箭矢,正好射穿了他的双膝。
孙蓠出现在那人面前的时候,借着月光,他清楚的看见了那人脸上的惊恐。
随即,孙蓠突然想起了什么,伸手想要捏住那人的下颌,终究晚了一步。
这些人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才来,孙蓠看着面前咬舌自尽死在那人,虽然心中已经有了猜测,但是仍旧对着身边的侍卫吩咐道,
“查一查这些人的身份。”
虽然清楚结果是查不到的,但她终究不死心。
当初护着乌尔回来的那些弟兄们比她早了三日抵达京城,之前便是在这处小树林中藏匿着,怕的就是被发现。
今日当着皇帝的面挑明之后,孙蓠便着手将乌尔换了个地方关着,不过也猜到了程牧乘会查到这个地方。
所以才埋下了这么个埋伏,不过——这般局面也算不上有收获。
“将军,未曾发现这些人身上有什么线索,只怕要带回去进一步查探。”方才侍卫已经将所有人身上都查了一遍,当真是没有任何痕迹可循。
“不用了。”孙蓠淡淡道,双手负在身后立于月光之下,微风时不时的掀起她的衣袍。
今夜就算是查出了这些人的身份,也不过是方便在往后给程牧乘的罪状添上一条微不足道的罢了。
她在返京途中一直在想,若是皇帝当真不答应她重新查审鬼城之案,她又当如何?
或许就像是她问过程诃的那般,或许会反。
可是,回京的路途上,她曾看见没有被战火蔓延的安宁,或许当初长眠在鬼城的将士们,想要守护的便是这样的安宁。
她那时候想,程牧乘非死不可,她必定要将这种视人命如草芥的东西,尝尝被万民唾弃,被他人践踏的滋味。
好在,好在——最后皇帝终究是准许了,不论他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亦或是有什么私心,她只想达成她的目的。
只要最后,不迁怒孙家,所有后果她都会自己一力承担。
三堂会审的这一日,大理寺算得上是极其的热闹,除了皇帝,该来的人几乎都来齐了。
因为周书烨官至丞相,为三人之中官阶最高者,主审的位置自然是落在了他的头上。
不过,乌尔却是由孙蓠的人看守,程牧乘即便想插手,也没有这本事。
经过西胡一战,孙蓠在所有将士的心中已是几近最完美的存在,无人可以撼动,程牧乘在军中却缺少这般威望。
乌尔被人压至大堂上的时候,几乎所有人的眼睛都盯在了他的身上,孙蓠透过余光,瞧见坐在一边旁听的程牧乘脸色不算好。
周书烨倒是淡定的很,惊堂木拍下去的时候,浑浊的双目审视着堂下的乌尔,擡手捋了捋灰白的胡须,慢条斯理道,“堂下何人?报上名来!”
被侍卫压着的乌尔不安分的扭了扭身子,看向周书烨的目光中带着轻蔑,“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这么和本王子说话。”
“西胡王半月前便已经宣布西胡大王子死在了叛乱中,你冒充大王子,该当何罪?”周书烨厉声道,试图给面前人一个下马威。
乌尔却是满脸不屑,看向周书烨的神情宛若在看智障。
一旁的孙蓠早已不耐烦,冷声道,“若是丞相大人不精通审问之道,不如坐着喝茶听听便是。”
这话说的直接,朝廷中人与周书烨交谈时,向来委婉,相互之间多会留下几分余地。
孙蓠这么一说,险些噎的说不出话,一向红润的老脸忍不住泛白,结巴道,“这......此案事关重大,这人的身份也是大事,自是要核实一番才保险。”
“听丞相的意思,是在怀疑本将军欺君罔上了,还是说觉得圣上昏庸,识人不清?”这话说出来着实有些大逆不道,偏偏孙蓠说的一副云淡风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